对于职场会计人来说,准确运用会计科目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总有一些会计科目容易让人混淆。究竟职场会计人容易混淆会计科目有哪些?2025年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番。
一、设置会计科目明细注意事项
1、准则设定好的科目不能随意变更;
2、没有规定的明细科目,可以根据企业规模与管理要求设定。
如:原材料-主要材料-金属材料-黑色金属-铁
二、预付性质款项的核算
1、金额小的一次性计入费用科目;
2、金额大的,一年以内的通过预付账款核算;
3、金额大的,一年以上的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三、应收账款vs其他应收款
1、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其他应收款: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包括:
①应收的赔款、罚款;
②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③应向职工收取的代垫款项(水电费、医药费、房租费等);
④存出保证金人支付的押金;
⑤备用金。
四、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的区别
1、合同资产:如果企业已将商品转让给客户(即企业已履行履约义务),在客户尚未付款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将该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列报为一项资产,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
2、应收账款:所反映的是应收权利,只有时间因素,不存在其他任何附加条件。也就是说,只需等待约定的时间结束即可收取款项,即款项是否收取仅受时间流逝因素的影响。
五、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的区别
1、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如企业在转让承诺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项,强调已成立与客户之间的合同。
2、预收账款的概念并不强调已成立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在合同成立前已收到的对价不能称为合同负债,但仍可作为预收账款。合同一旦正式成立,又要将预收账款转入合同负债,两者都是先收钱再提供商品,预收账款往往是商品和交货期等已经确定,而合同负债是商品和交货期等还不确定。
六、合同履约成本vs主营业务成本
1、合同履约成本是指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资源且预期能够收回的成本。合同履约成本需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2、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以上就是2025年职场会计人容易混淆会计科目的最新梳理。会计科目运用直接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如果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还有疑惑,欢迎到会计资源网查询了解!
本文【职场会计人容易混淆会计科目有哪些?2025年最新版本】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