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处理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

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处理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工资的处理是会计人员每月必做的重要事项。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处理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这一问题看似基础,却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和成本控制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小编就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相关处理方法。

1、为何要一定计提,不计提可以吗

计提:指当期的费用先提存纳入当期,不能随意在支付的时候才计入支付期间的费用,这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进行的会计处理。

发放:上月已计入费用/成本类科目,不会对发放当月的企业利润产生影响,由企业直接从银行账号打款到员工个人账号里面。

2、月末计提的工资

工资表涉及人员的流动、考勤、提成、奖励、惩罚等等,特别是很多企业在月底之前无法准确计算出来人员工资表,这时候很多企业为了简化会计处理就没有进行计提,这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即使我们不能准确计算工资的详细情况,那也需要按照预计已发生的费用进行预估,计入当期的费用。下个月在发放的时候可以再全部红冲预估计提的部分,再做一笔已计算出来的工资补计提,相关差额就是预估的误差。

3、案例:

2020年5月31日,A企业计算的工资总额如下:

实发:5000

代扣个税:500

代扣社保:1000

代扣公积金:1500

合计工资:5000 + 500 + 1000 + 1500 = 8000

公司承担社保:2000

公司承担公积金:1500

公司合计承担:3500

5月31日需要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职工薪酬 8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

5月31日再计提社保、公积金费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员工社保 2000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员工公积金 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员工社保 2000

              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公积金 1500

此时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余额:8000+3500 = 11500

5月31日再计提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

计算3项费用:

      工会经费 11500*0.02 = 230

      职工福利费 11500*0.14 = 1610

      职工教育经费 11500*0.08 = 920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工会经费 23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230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职工福利费161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1610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职工教育经费 92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920

6月10日发放员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其他应付/应收款-个人承担社保 1000

             其他应付/应收款-个人承担公积金 1500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500

6月15日缴纳个税并收到缴费凭证: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6月20日缴纳社保并收到缴费凭证:

借:应付职工薪酬-员工社保 2000

       他应付/应收款-个人承担社保 1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6月22日缴纳公积金并收到缴费凭证:

借: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公积金 1500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公积金 1500

       贷:银行存款 3000

6月22日缴纳工会经费并收到缴费凭证: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230

       贷:银行存款 230

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处理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通过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工资处理关乎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会计人员务必严谨对待。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欢迎关注会计资源网,获取更多专业解答与帮助!

本文【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处理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上一篇 2025年6月4日 10:16
下一篇 2025年6月4日 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