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活动中,纳税信用至关重要。一旦纳税信用受损,不少企业经营者便会陷入焦虑,急切探寻修复之法。那么,纳税信用究竟该如何修复?又能修复几次?这些疑问关乎企业发展,下文将为您详细剖析。
一、纳税信用如何修复?
(一)明确条件
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企业纳税人,在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等事项且已补办、未足额缴税被判 D 级后补缴等多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申请,如未按规定纳税申报后已补办等情形。
(二)备好材料
填报《纳税信用修复申请表》并承诺真实性,依据修复原因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如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复印件等。
(三)申请修复
可登录电子税务局,通过 “我要办税”-“纳税信用”(或类似模块)进入申请页面,选年份、原因,上传资料后提交;也可前往办税服务厅窗口提交材料办理。
二、纳税信用可以修复几次?
非正常户失信行为纳税信用修复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申请一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7号)第二条规定,符合本公告第一条第(一)项所列条件且失信行为已纳入纳税信用评价的,纳税人可在失信行为被税务机关列入失信记录的次年年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信用修复申请,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信用修复范围及标准》调整该项纳税信用级别;符合本公告第一条第(一)项所列条件但失信行为尚未纳入纳税信用评价的,纳税人无需提出申请,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信用修复范围及标准》调整纳税人该项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分值并进行纳税信用评价。
符合本公告第一条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条件的,纳税人可在纳税信用被直接判为D级的次年年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失信行为纠正情况调整该项纳税信用评价指标的状态,重新评价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但不得评价为A级。
纳税信用修复机制为企业提供了弥补过失、重塑信用的机会。明确修复流程与次数限制,有助于企业规范自身纳税行为。希望各企业重视纳税信用,借助修复机制不断提升信用水平,在良好信用环境中稳健前行 。
本文【纳税信用如何修复?纳税信用可以修复几次】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