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活动与政策申报中,企业规模性质(如是否为中小企业)影响重大,划分标准更是认定依据。不管是争取政策扶持,还是参与市场合作,弄清 “怎么查” 和 “划分标准” 都很关键。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拆解,教你快速判定企业规模类型 。
一、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
目前,国家统计局 2017 年修订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是权威依据,核心看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不同行业指标有差异,且要注意这 3 点:
(一)行业差异化指标
工业(含采矿业、制造业等):小型企业需满足 “从业人员≥20 人且营业收入≥300 万元”;中型企业是 “从业人员≥300 人且营业收入≥2000 万元” 。若从业人员<20 人,或营业收入<300 万元,就属于微型企业 。
建筑业:小型企业要求 “营业收入≥300 万元且资产总额≥300 万元”;中型企业是 “营业收入≥6000 万元且资产总额≥5000 万元” 。不满足则下划一档(比如营收<300 万或资产<300 万,就是微型) 。
批发零售业:批发业小型企业是 “从业人员≥10 人且营业收入≥100 万元”;零售业小型企业为 “从业人员≥10 人且营业收入≥100 万元” 。中型企业在批发业需 “从业人员≥20 人且营业收入≥5000 万元” ,零售业则是 “从业人员≥50 人且营业收入≥500 万元” 。
服务业(如信息传输、住宿餐饮等):以信息传输业为例,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 人且营业收入≥100 万元”;中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 人且营业收入≥1000 万元” 。
(二)指标计算规则
从业人员:按 “期末人数” 算,没期末数的用 “全年平均人数” 替代 。
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等用 “主营业务收入”;批发零售(限额以下)用 “商品销售额 / 营业额”;农业用 “营业总收入” 。
资产总额:直接取财务报表里的 “资产总计” 。
(三)划型逻辑
大型、中型、小型企业需同时满足指标下限,差一项就 “降档”;微型企业满足一项指标下限即可 。比如某工业企业,从业人员 300 人(够中型),但营业收入 1800 万(不够中型≥2000 万的要求),那它就属于小型企业 。
二、查询公司是否为中小企业的官方路径
(一)“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网” 查询
这是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的官方渠道,操作简单:
1.登录官网(可直接搜索名称进入),首页下拉找 “其他服务” 。
2.点击 “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再选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
3.系统依据企业登记数据、年报信息,结合《小微企业判定标准》(GS 46 – 2018)自动判定,直接查看结果即可 。
企业规模划分与查询,是政策适配、市场合作的基础。掌握标准后,通过官方平台查询最便捷,自行核对时盯紧 “行业、指标、划型逻辑”。不管是申请小微企业补贴,还是参与项目投标,弄清企业规模 “身份”,才能精准匹配资源、避开风险。
本文【怎么查询公司是不是中小企业?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是什么】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