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会计制度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主要有三项,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小企业会计准则》。未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可能只会保留《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的企业会计可以选择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一、两者框架体系的差异
1. 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准则指南构成。
1)基本准则包括: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12章内容。
2)准则指南包括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2. 小企业会计准则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报表、附则和两个附录组成
1)附录1为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
2)附录2为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
二、会计核算的差异
1. 应收账款中坏账损失的确认
1)坏账计提的不同
①《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设置“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的科目。应收和预付账款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和预付款项。
实际发生坏账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②《企业会计准则》允许计提减值准备,并且允许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但是对于非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冲回;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该采用备抵法。
计提坏账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坏账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转回已经发生坏账处理方法不同
①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转销法核算,损失收回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②企业会计准则下需要转回坏账,损失收回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 计提减值准备的区别
1)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企业会计准则下,需根据存货准则,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发生减值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存货的盘盈盘亏
1)盘盈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下盘盈存货实现的收益应当冲减管理费用。
①处理前的分录(两者一样)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未查明原因的处理:
(小企业)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企业)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亏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计入营业外支出,企业会计准则下根据原因的不同计入管理费用或者营业外支出。
①处理前的分录(两者一样)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②处理时的分录:
(小企业)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企业)
借:管理费用(计量收发错误/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造成)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录会计资源网查询了解。
本文【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什么?一文了解】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