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日常工作中,增值税免税、减税收入的处理是常见且重要的业务。会计人员应如何处理增值税免税、减税收入?举例进行说明,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掌握这一操作要点。今天,小编就通过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处理方法。
会计人员应如何处理增值税免税、减税收入?举例进行说明
1、首先一般处理思路套用以下,首先计入正常的销售模式: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计算各种地方附加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3、确认免交时做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入
4、同时各项附加减免
借:应交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营业外收入
举例一:
A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季报。
根据规定:
1、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A企业7月份销售额15450元,则增值税:15450/1.03 * 0.03 = 450
借:应收账款 154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50
A企业8月份销售额20600元,则增值税:20600/1.03 *0.03 = 600
借:应收账款 2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00
A企业A企业9月份销售额41200元,则增值税:41200/1.03 *0.03 = 1200
借:应收账款 41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200
A企业收入合计:15000 + 20000 + 40000 = 75000 ,75000 < 300000
那么是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增值税合计:450 + 600 +1200 = 2250
A企业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250
贷:营业外收入 2250
举例二:
B企业处理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原值8万的小汽车,累积折旧7万,残值变卖收入5150元;
相关规定:
一般纳税人发生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应税行为,销售其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可按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1、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借:累计折旧 70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
2、变卖收入
借:银行存款 51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150
3、损益处理
借:资产处置损益 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
4、部分减税处理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50
贷:其他收益 50
5、缴纳剩余税款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普通发票开具的税额:5150/1.03 * 0.02 = 100
减征额:5150/1.03 * 0.01 = 50
通过以上案例,相信大家对增值税免税、减税收入的处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欢迎关注会计资源网。
本文【会计人员应如何处理增值税免税、减税收入?举例进行说明】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