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企业所得税的复杂世界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并非企业所有的收入都需要纳税。实际上,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收入,它们或是完全不征税,或是享受免税待遇。那么,企业所得税的不征税收入具体有哪些呢?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企税不征税收入有哪些?
1、财政拨款;【政府给企业的】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向社会收取的】
3、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政府给企业的】
免税和不征税有区别吗?
应当严格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联系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均属于企业所得税所称的“收入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区别
1、不征税收入是不应列入征税范围的收入;免税收入则是应列入征税范围的收入,只是国家出于特殊考虑给予税收优惠,在一定时期有可能恢复征税。
2、企业的不征税收入对应的费用、折旧、摊销一般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免税收入对应的费用、折旧、摊销一般可以税前扣除。
【案例题】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征税收入的有?
A.国债利息收入
B.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C.财政拨款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答案】CD
【解析】不征税收入包括:(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选项A、B,国债利息收入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政策的一部分,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小编建议正在企业单位上班的会计人,不仅要熟练掌握这些会计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会计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本文【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包括什么?免税和不征税的区别是什么】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