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月末会计分录怎么写

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月末会计分录怎么写

在会计的日常工作中,处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准确记录这些税额的会计分录,不仅关乎企业的财务健康,也是税务合规的基本要求。那么,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在月末时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呢?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外购商品销售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300

       贷:应付账款  11300

二、需要抵扣的月份在勾选平台勾选签名后,将认证进项税额转入进项税额(假如1300全部已勾选认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300

Q:购进时可不可以直接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回复1:购进货物取得可抵扣的专票没有通过认证是不可以抵扣的,而“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所以购进时先用“待认证进项税额”此科目。

回复2:当月购进时可直接计入“进项税额”,如果当月根据销项税额不需要这么进项税额,等到月末可根据不需要的勾选的税额转出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正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负数)

总结:这样账务上的“进项税额”与申报的“进项税额”才一致。当然,如果当月全部勾选,就不存在转出的问题了。但实际工作中一般会根据税负情况算出需要勾选认证的税额,并不是购进多少进项就当月全额勾选认证。所以建议大家购进的税额先计入“待认证进项税额。”

三、月末将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分别结转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如本月销售如下

借:应收账款 16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0

假如本月购进税额如上例为1300,月末结转如下:

月末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月末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950

月末将“转出未将增值税”(即进销差额)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65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50

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即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即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四、次月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50

       贷:银行存款   650

注意:实际工作中如果是老会计一般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直接将差额转入“未交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就没有结转直接留底在多栏账页上,下次继续抵扣就可以,现在很多小伙伴没有做过一般纳税人手工账了,所以提到一般纳税应交税费多栏式也很蒙,所以还是建议用上面简单明了的方法处理,这样也容易看懂,每个月如果“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就代表该交还未交的增值税额,如果此科目是借方余额,就代表勾选认证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即常说的留底税额,下期可以继续抵扣。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完成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月末的会计分录。当然,这只是增值税处理的一部分内容,实际工作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和规定。如果大家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欢迎登录会计资源网进行学习。

本文【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月末会计分录怎么写】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14:26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10: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