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资支出的会计分录分别怎么写

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资支出的会计分录分别怎么写

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是一个既基础又关键的环节,它涵盖了职工工资、福利费、教育经费以及辞退福利等多个方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资支出的会计分录写法,希望对大家的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资支出会计分录全汇总

一、福利费账务处理

“支出”时才计提,计提是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上述支出含非货币性福利(比如租赁住房/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每期应付的租金)

1、支出时或打算支出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销售费用——福利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福利费

      研发支出——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支出”多少计提多少)

2、支出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账务处理

第一种处理:先计提后“支出”,如果未“支出”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存在纳税调整,且“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会存在贷方余额,具体会计分录:

计提时,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研发支出——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8%的计提标准)

备注:2018年1月1日起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从2.5%提高至8%。

支出时(比如财务人员参加财税培训)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时,取得专票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

第二种处理:“支出”时才计提,计提是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范围内,就不存在纳税调整,“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不存在余额,具体会计分录:

支出时(比如财务人员参加财税培训)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研发支出——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多少计提多少)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时,取得专票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

三、职工工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工资标准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工资总额,按照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本成本,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工资

      研发支出——工资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按每月应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中,单位应承担的部分计提社保及住房公积金,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积金

      销售费用——社保公积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社保公积金

      研发支出——社保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单位应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部分)

发放或代缴时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是在下月发放上月的工资并缴纳上月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这里我们假设,社保缴纳在工资发放之后,则发放工资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应承担的社保及公积金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个人工资和福利等应代扣代缴个税部分)

             银行存款

工资发放完毕,缴纳社保时的应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以上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资支出会计分录的内容。这些知识点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实用,建议大家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有用的财会知识和技能,欢迎随时到会计资源网来学习。

本文【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资支出的会计分录分别怎么写】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会计资源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会计资源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14:02
下一篇 2025年3月11日 10:41

相关推荐